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31-徐宜廷

No. 31

作者:徐宜廷

作品名稱:天祿

作品創作理念:

因,不斷開發造成許多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導致螢火蟲棲息地減少,希望人們與自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維護生態環境。 以燈光效果模擬螢火蟲;而,貔貅寓意豐富、帶來歡樂及好運,具有守護及祝福的意喻。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運用超音波距離感測器連接七顆LED燈,人靠近時燈光熄滅。 運用按鈕控制LED燈條變換燈光顏色,以及連接光敏電阻改變燈光亮度。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外觀運用玻璃鑄造製作貔貅造型燈罩,以木頭製作螢火蟲及箱子。 主要運LED燈泡、LED燈條、超音波距離感測器、光敏電阻、按鈕。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因,不斷開發造成許多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導致螢火蟲棲息地減少,希望人們與自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維護生態環境。 以燈光效果模擬螢火蟲;而,貔貅寓意豐富、帶來歡樂及好運,具有守護及祝福的意喻。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9-陳 晨

No. 29

作者:陳 晨

作品名稱:姑姑的菇菇

作品創作理念:

用木材為原料的線材構成蕈類的造型,讓樹木以另一種形式回到自然環境中,包覆著用電子材料製作的心臟活著。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LED燈輪流漸亮漸滅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木漿線、機電材料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想用燈光的亮滅模仿蕈類生長時的呼吸與心跳,有機造型融入自然環境之中。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8-吳易芸

No. 28

作者:吳易芸

作品名稱:

作品創作理念:

大山背是新竹地區賞螢火蟲的熱門景點,而這也顯示出其生態環境沒有受到人為的破壞,這也讓我聯想到本作品的理念「生態保育」。因為我自己常常去露營,而每次生火時都要先小心翼翼的保護小火苗直至其完整的燒起來,我覺得這就像是生態保育,當開始去維護時,漸漸的自然而然生態環境就會越來越繁盛。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當觀者將手為讓圍繞在火苗旁,火苗就會逐漸發亮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紅銅片 紙張 LED燈 光敏電阻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大山背是新竹地區賞螢火蟲的熱門景點,而這也顯示出其生態環境沒有受到人為的破壞,這也讓我聯想到本作品的理念「生態保育」。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7-邱鉦容

No. 27

作者:邱鉦容

作品名稱: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作品創作理念:

在你覺得事事煩心的時候,指不定下一秒就是福運降臨的時候,不要把事情看得太複雜,船到橋頭自然直,縱然你現在還看不到雨過天晴的遠方。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透過觀者的走進去感測距離,到一定距離白雲裡的led燈條就會開始閃,像雷雲。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棉花、紙籐、機電互動裝置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雷雲、雷鳴等現象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6-丁原好

No. 26

作者:丁原好

作品名稱:都市干擾

作品創作理念:

逃學步道位於寧靜的森林裡,如果突然出現一個都市的物件打破了生態的平衡,會讓人重新回想自己身處的環境。我想打造一個能夠產生短暫迷失的作品。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手指比二,穿上小鞋子往前走紅綠燈會開始從綠燈倒數3,2,1,0變紅燈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超音波測距、矩陣顯示器、紅黃綠led燈、紙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逃學步道是需要爬坡的路段,在埋頭往前爬以外,也要停下來看看周邊的生態。因此短暫迷失的錯覺會讓人重新思考自己身在何處。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