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5-陳孜萍

No. 25

作者:陳孜萍

作品名稱:你看

作品創作理念:

森林之中,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靠近之後,小人會打開他的葉子給你看他手上的花。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伺服馬達/超聲波感測器之/LED燈/紙黏土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放下腳步來細細觀賞就能看到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4-顏安妮

No. 24

作者:顏安妮

作品名稱:自然危機

作品創作理念:

在接觸大自然生態環境的時候學會欣賞動植物,而不是伸手觸摸,避免對生態和自己造成傷害。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當手靠近草地上的果實時,地底的綠蛇就會竄出來。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羊毛氈、紙、黏土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每當看到有人從自然環境隨意摘取植物或果實,不僅破壞了生態,也造成環境不美觀。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3-劉達立

No. 23

作者:劉達立

作品名稱:一線生機—2

作品創作理念:

在現代佈滿水泥磚頭的城市中,植物佔少數,我很喜歡在城市穿梭時與行道樹併行、欣賞石磚路縫中堅韌不拔的雜草。將建構城市的鋼筋與機電設備偽裝成油桐花放置於森林步道中,此時現代產物佔少數,路人瞥見時是否也會感受到一絲新鮮感呢?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靠的夠近花蕊的燈光會開始閃爍,就像在與路人打招呼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石塑黏土、壓克力、塑膠管、鋁絲、機電裝置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大山背是個賞油桐花的好地方,因此我使用油桐花作為參考造型,以帶出在地特色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2-陳育柔

No. 22

作者:陳育柔

作品創作理念:

用山形的紙板把新竹橫山鄉大背山呈現在自然的角落中,層層山巒以紙板排列而成,將影子映照在後面紙板上把整體空間感營造出來,來回擺動就好像會動的山水畫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利用超聲波感測器控制伺服馬達,使山造型的紙板震動

材料:

牛皮厚紙板、鞋盒、伺服馬達四個、Arduino uno1板、PCA9685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21-洪千淳

No. 21

作者:洪千淳

作品名稱:心蛙

作品創作理念:

大山背設立了梭德式赤蛙保護區,並發起護蛙運動幫助牠們穿越馬路以免其遭碾斃,以此作為發想,聯想到拐杖也是為輔助我們行走的用具,不管是幫助行動不便的人行走,或是登山輔助。因此將兩相結合,拐杖結合赤蛙造型,在前進時,就像是我們幫助赤蛙往前一步,而赤蛙也幫助我們向前邁進,互幫互助。 心蛙的附屬功能為偵測心跳是否異常,心臟病是常見疾病,不限於老年,青壯年也有機率,在發病前心率不整的症狀常被忽視導致危險發生,因此設置這個功能幫助人們在日常行走時,注意自己的心臟健康。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手拿拐杖方式,手指放置感應裝置上,若有心跳異常,便會發出音樂提醒。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木頭,黃銅管,防滑底座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以赤蛙做發想,手握部分像是擬赤蛙身型,支幹像蛙腿曲線,加上赤蛙腿部條紋特徵,像是和梭德式赤蛙散步在山林中。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