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教學

Arduino 各版本的詳細比較 – 2025年最新!

常用Arduino的各位同學應該很頭痛Arduino有這麼多種版本,到底這些版本差異在哪? 以下整理2025年最新市面上有販售的Arduino平台給您參考:

Arduino 各版本詳細比較表

版本 微控制器 時鐘速度 數位 I/O 腳位 類比輸入腳位 PWM 腳位 記憶體 連線方式 尺寸 (mm) 特點與用途
Arduino UNO R3 ATmega328P 16 MHz 14 (6 PWM) 6 6 32 KB Flash, 2 KB SRAM, 1 KB EEPROM USB-B 68.6 x 53.4 經典入門款,簡單易用,適合初學者與基本項目。支援多數擴展板(Shields)。
Arduino UNO R4 Minima Renesas RA4M1 (Cortex-M4) 48 MHz 14 (6 PWM) 6 (14-bit ADC) 6 256 KB Flash, 32 KB SRAM, 8 KB EEPROM USB-C 68.6 x 53.4 32 位升級版,效能更高,支援 DAC 和 RTC,適合進階應用如音訊或精準計時。
Arduino UNO R4 WiFi Renesas RA4M1 + ESP32-S2 48 MHz 14 (6 PWM) 6 (14-bit ADC) 6 256 KB Flash, 32 KB SRAM, 8 KB EEPROM USB-C + WiFi/BLE 68.6 x 53.4 內建 WiFi 和藍牙,適合物聯網(IoT)項目,支援矩陣 LED 顯示。
Arduino Nano ATmega328P 16 MHz 14 (6 PWM) 8 6 32 KB Flash, 2 KB SRAM, 1 KB EEPROM Mini USB 45 x 18 小巧設計,麵包板友好,適合空間有限的項目,功能與 UNO 相近。
Arduino Nano Every ATmega4809 20 MHz 14 (5 PWM) 8 5 48 KB Flash, 6 KB SRAM, 256 B EEPROM Micro USB 45 x 18 Nano 升級版,更多記憶體,性價比高,適合中型項目。
Arduino Nano 33 BLE nRF52840 (Cortex-M4F) 64 MHz 14 (8 PWM) 8 (14-bit ADC) 8 1 MB Flash, 256 KB RAM Micro USB 45 x 18 支援藍牙低功耗(BLE)和 9 軸 IMU,適合穿戴式設備與無線通訊。
Arduino Mega 2560 ATmega2560 16 MHz 54 (15 PWM) 16 15 256 KB Flash, 8 KB SRAM, 4 KB EEPROM USB-B 101.5 x 53.3 高 I/O 數量,適合需要大量感測器或執行器的複雜項目,如機器人。
Arduino Leonardo ATmega32u4 16 MHz 20 (7 PWM) 12 7 32 KB Flash, 2.5 KB SRAM, 1 KB EEPROM Micro USB 68.6 x 53.4 內建 USB HID,可模擬鍵盤/滑鼠,適合互動式應用。
Arduino Micro ATmega32u4 16 MHz 20 (7 PWM) 12 7 32 KB Flash, 2.5 KB SRAM, 1 KB EEPROM Micro USB 48 x 18 Leonardo 的小型版,麵包板友好,適合空間受限的 HID 項目。
Arduino Due AT91SAM3X8E (Cortex-M3) 84 MHz 54 (12 PWM) 12 (12-bit ADC) 12 512 KB Flash, 96 KB SRAM Micro USB 101.5 x 53.3 32 位高效能,支援 DAC,適合高運算需求的項目,但 3.3V 邏輯電平需注意。
Arduino Pro Mini ATmega328P 16 MHz (5V) / 8 MHz (3.3V) 14 (6 PWM) 6 6 32 KB Flash, 2 KB SRAM, 1 KB EEPROM 外部 FTDI/TTL 33 x 18 超小型,無 USB 介面,適合嵌入式應用,需外部程式燒錄器。

各版本詳細說明與比較

1. Arduino UNO 系列

  • UNO R3
    • 優勢:經典款,擁有廣泛社群支持和豐富的擴展板資源,價格親民。
    • 限制:運算能力有限,適合簡單項目如 LED 控制或感測器讀取。
    • 用途:初學者學習、原型設計。
  • UNO R4 Minima
    • 優勢:32 位微控制器,運算速度更快,支援更高解析度的 ADC(14 位)和 DAC,適合需要精準類比訊號的應用。
    • 限制:相容性與 R3 類似,但價格稍高。
    • 用途:進階原型設計、音訊處理。
  • UNO R4 WiFi
    • 優勢:內建 WiFi 和藍牙,還有一個 12×8 LED 矩陣,適合 IoT 和視覺化項目。
    • 限制:開發環境需適應 ESP32 模組。
    • 用途:智慧家居、遠端監控。

2. Arduino Nano 系列

  • Nano
    • 優勢:小巧且功能與 UNO 相近,直接插在麵包板上使用。
    • 限制:無電源插孔,Mini USB 已較少見。
    • 用途:空間受限的嵌入式項目。
  • Nano Every
    • 優勢:升級微控制器,記憶體增加,性價比高。
    • 限制:PWM 腳位減少至 5 個。
    • 用途:中型項目升級替代 Nano。
  • Nano 33 BLE
    • 優勢:強大的 32 位處理器,支援 BLE 和 IMU,適合無線與運動感測應用。
    • 限制:價格較高,功耗需注意。
    • 用途:穿戴式設備、藍牙通訊。

3. Arduino Mega 2560

  • 優勢:大量 I/O 腳位(54 個數位、16 個類比),記憶體充足,適合複雜項目。
  • 限制:體積較大,功耗高,價格較貴。
  • 用途:多感測器系統、機器人控制。

4. Arduino Leonardo 與 Micro

  • Leonardo
    • 優勢:內建 USB HID,可模擬鍵盤或滑鼠,I/O 腳位較多。
    • 限制:與部分 UNO 擴展板相容性稍差。
    • 用途:互動裝置、遊戲控制器。
  • Micro
    • 優勢:Leonardo 的小型化版本,適合麵包板使用。
    • 限制:無電源插孔,應用場景較窄。
    • 用途:小型 HID 項目。

5. Arduino Due

  • 優勢:32 位 ARM 處理器,高效能,支援 DAC 和高時鐘速度。
  • 限制:僅支援 3.3V 邏輯電平,與 5V 配件需轉換。
  • 用途:高運算需求項目,如數位訊號處理。

6. Arduino Pro Mini

  • 優勢:超小型,適合嵌入式應用,有 3.3V 和 5V 版本。
  • 限制:無內建 USB,需外部燒錄器。
  • 用途:永久嵌入式解決方案。

選擇建議

  • 初學者UNO R3 或 UNO R4 Minima,易用且資源豐富。
  • 物聯網項目:UNO R4 WiFi 或 Nano 33 BLE,支援無線通訊。
  • 空間有限Nano 系列或 Micro,小巧靈活。
  • 複雜項目Mega 2560 或 Due,適合大量 I/O 或高效能需求。
  • 嵌入式應用:Pro Mini,輕量化且低成本。

以上紅色字的是個人推薦使用的喔!

分類
Arduino 教學

(互動微電子創意應用-113下學期) 材料包2025

***黑色字體必須要有***

***藍色字體可自行視需要做準備***

***粉色字體為選配材料***

分類
教學 課程

互動微電子創意應用 — 2025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互動」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日常與行為 -人與物件之間的互動、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而微電子元件扮演著人機互動
中的重要媒介。科技的進步讓微電子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這些結合感測功能的微電子模組不但可以用來改善生活中的互動行
為與應用,更可運用來做互動文創設計。本門課目的乃培養互動微電子創意應用人才,並為文化創意產業做人才奠基;另外
配合國際永續發展目標,亦會帶領同學參與USR社會服務。

本課程是門實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理解Arduino與微電子感測器、機電元件的控制原理與操作,讓學生用動手做的方式從
基礎的電子電路搭建起基本的互動控制能力。課程中將介紹各種互動創意設計作品,引導學生進行創意設計。更引領同學從
互動設計中探索互動介面(Interactive Interface)與情境感知 (Context Aware) ,進而探索人與物件的互動關係、人
與環境的互動關連。

Keywords : 互動, 藝術, arduino, 互動設計, 創意, 人文, 資訊應用, 動手做, tangible, 感測器應用

分類
教學 課程

機電互動設計 — 2024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現今科技的技術日新月異,各種藝術創作作品逐漸具備各種電子感測器與控制晶片,本課程的目
標,旨在培養學生理解機械與電子感測器的控制原理與操作,使作品的設計與創作能與機電控制元
件進行融合,使作品更具備互動性、可操作性以及藝術設計與美感。

二、課程內容規畫(Course Planning)

本課程為16週,學習目的為提升學習自主性的高密度學習模式,課程內容規劃如下:

1.本課程的微電子感測器模組使用鼓勵同學們運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學生具備基礎的感
測器使用知識後,透過課程作業的引導讓學生從教室環境進入實際的作品製作環節,由作品的實作過
程,學生需自主性的找尋相關實作上所面臨問題的答案。

2.本課程的分組作業與團隊相互合作,同學們可用更多的課後時間進行討論,老師所給予的創作意
見以及相關指導不限於教室內的環境與時間,當同學們面對操作上困難與問題,本課程會提供充足的
遠距教學指導,以及更多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順利完成相關作品,也鼓勵同學們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讓
製作作品到完整且更好地做展示。

分類
Arduino 教學

(機電互動設計-113上學期) 材料包2024

***黑色字體必須要有***

***藍色字體可自行視需要做準備***

***粉色字體為選配材料***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