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教學 課程

互動微電子創意應用 — 2025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互動」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日常與行為 -人與物件之間的互動、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而微電子元件扮演著人機互動
中的重要媒介。科技的進步讓微電子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這些結合感測功能的微電子模組不但可以用來改善生活中的互動行
為與應用,更可運用來做互動文創設計。本門課目的乃培養互動微電子創意應用人才,並為文化創意產業做人才奠基;另外
配合國際永續發展目標,亦會帶領同學參與USR社會服務。

本課程是門實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理解Arduino與微電子感測器、機電元件的控制原理與操作,讓學生用動手做的方式從
基礎的電子電路搭建起基本的互動控制能力。課程中將介紹各種互動創意設計作品,引導學生進行創意設計。更引領同學從
互動設計中探索互動介面(Interactive Interface)與情境感知 (Context Aware) ,進而探索人與物件的互動關係、人
與環境的互動關連。

Keywords : 互動, 藝術, arduino, 互動設計, 創意, 人文, 資訊應用, 動手做, tangible, 感測器應用

分類
教學 課程

機電互動設計 — 2024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現今科技的技術日新月異,各種藝術創作作品逐漸具備各種電子感測器與控制晶片,本課程的目
標,旨在培養學生理解機械與電子感測器的控制原理與操作,使作品的設計與創作能與機電控制元
件進行融合,使作品更具備互動性、可操作性以及藝術設計與美感。

二、課程內容規畫(Course Planning)

本課程為16週,學習目的為提升學習自主性的高密度學習模式,課程內容規劃如下:

1.本課程的微電子感測器模組使用鼓勵同學們運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學生具備基礎的感
測器使用知識後,透過課程作業的引導讓學生從教室環境進入實際的作品製作環節,由作品的實作過
程,學生需自主性的找尋相關實作上所面臨問題的答案。

2.本課程的分組作業與團隊相互合作,同學們可用更多的課後時間進行討論,老師所給予的創作意
見以及相關指導不限於教室內的環境與時間,當同學們面對操作上困難與問題,本課程會提供充足的
遠距教學指導,以及更多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順利完成相關作品,也鼓勵同學們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讓
製作作品到完整且更好地做展示。

分類
教學 課程

機電互動設計 — 2023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現今科技的技術日新月異,各種藝術創作作品逐漸具備各種電子感測器與控制晶片,本課程的目
標,旨在培養學生理解機械與電子感測器的控制原理與操作,使作品的設計與創作能與機電控制元
件進行融合,使作品更具備互動性、可操作性以及藝術設計與美感。

二、課程內容規畫(Course Planning)

本課程由原18週調整為16週,學習目的為提升學習自主性的高密度學習模式,課程內容規劃如下:

1.本課程的微電子感測器模組使用鼓勵同學們運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學生具備基礎的感
測器使用知識後,透過課程作業的引導讓學生從教室環境進入實際的作品製作環節,由作品的實作過
程,學生需自主性的找尋相關實作上所面臨問題的答案。

2.本課程的分組作業與團隊相互合作,同學們可用更多的課後時間進行討論,老師所給予的創作意
見以及相關指導不限於教室內的環境與時間,當同學們面對操作上困難與問題,本課程會提供充足的
遠距教學指導,以及更多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順利完成相關作品,也鼓勵同學們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讓
製作作品到完整且更好地做展示。

三、參考用書(Text Books)
Make:Electronics圖解電子實驗專題製作第二版,2017年出版,基峰資訊。

四、參考書籍(References)
Massimo Banzi,”2009 Getting Started with Arduino”,2009,OReilly。
Michael Margolis,”Arduino Cookbook , 2nd Edition”,2011,OReilly。
超圖解 Arduino 互動設計入門(第四版),2020,旗標資訊。
林義翔、劉士達,”建置無線感測網路”,2012,歐萊禮。

五、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1、理論講述與討論(30%)
2、作品賞析(20%)
3、個人或小組作業與實作(50%)

六、課程進度安排(Syllabus)

上課時間:17:30~19:20 (W9Wa)

上課教室:南大9305

週次(日期) 課程內容 備註
1 – 9/13 課程介紹、相關材料介紹 準備課程材料購買
2 – 9/20 開放硬體的全球趨勢與科技藝術作品案例、Arduino基本操作控制一 ( 數位輸出 ) 首次開始使用材料包(arduino + 基礎材料包)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3 – 9/27 ★ Arduino與機電互動設計相關作品報告 1 – 10% (亂數抽8位)、1. Arduino基本操作控制二( 數位輸入 ) 2. Arduino互動設計-距離感測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4 – 10/4 ★ Arduino與機電互動設計相關作品報告 2 – 10% (亂數抽8位)1. Arduino基本操作控制三( 類比輸入 ) 2. Arduino互動設計-數位與類比圓舞曲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5 – 10/11 老師要請假一次,線上教學或看預錄教學課程 :  Arduino基本材料與電子元件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6 – 10/18 Arduino互動設計-LED燈的奇幻世界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7 – 10/25 Arduino互動設計-創意燈效一把抓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8 – 11/1 Arduino互動設計-馬達三劍客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1/4 (六) 戶外教學 – (搭配教育部USR 社會服務計畫進行戶外實體學習) ★ 期中成果試展與場勘 10% 老大份農場
9 – 11/8 期中成果展示討論與回饋 20%
10 – 11/15 全校運動大會停課一次 
11 – 11/22 Arduino 程式設計進階應用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2 – 11/29 Arduino互動設計-聲音與喇叭應用  + 動作姿態感測應用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3 – 12/6 專題演講
14 – 12/13 ★ 小組期末作品大綱報告(1~2人為一組 ) 10%
15 – 12/20 ★ 小組期末作品完成進度檢驗與討論 10%
16 – 12/27 ★ 期末總評 & 成果展示 35%

七、成績考核(Evaluation)

1、平時成績 5% (出席率,上課互動)
2、個人作業 10% (相關作品報告與Survey)
3、小組作業 20% (小組報告共2次)
4、期中成果作品 30%
5、期末成果作品 35%

課程作業繳交期限:課程繳交日期為上課前一天晚上23:59分

八、AI 的使用規則:

完全開放使用且無須註明,學生可運用AI進行共創。

 

 

分類
教學 課程

機電互動設計 — 2022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現今科技的技術日新月異,各種藝術創作作品逐漸具備各種電子感測器與控制晶片,本課程的目
標,旨在培養學生理解機械與電子感測器的控制原理與操作,使作品的設計與創作能與機電控制元
件進行融合,使作品更具備互動性、可操作性以及藝術設計與美感。

二、參考用書(Text Books)
超圖解Arduino互動設計入門,趙英傑,2016,旗標出版社。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Massimo Banzi,”2009 Getting Started with Arduino”,2009,OReilly。
Michael Margolis,”Arduino Cookbook , 2nd Edition”,2011,OReilly。
林義翔、劉士達,”建置無線感測網路”,2012,歐萊禮。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1、理論講述與討論(30%)
2、作品賞析(20%)
3、個人或小組作業與實作(50%)

五、成績考核(Evaluation)

1、平時成績 8% (平時出席率、上課互動情形)
2、個人作業 20% (作品報告)
3、小組作業 12% (期末作品分組的每次進度報告)
4、期中成果作品25% (以實作成品進行評分)
5、期末成果作品 35% (以實作成品進行評分)

六、課程進度安排(Syllabus)

上課時間:17:00~19:00

上課教室:南大9305

週次(日期) 課程內容 備註
1 – 9/14 課程介紹、相關材料介紹 需自行提前準備材料
2 – 9/21 開放硬體的全球趨勢與科技藝術作品案例
3 – 9/28(教師節) 教師節停課一次 (基本軟體安裝教學,預錄好影片給同學們觀看)
4 – 10/5 機電互動設計相關作品報告1、Arduino基本操作控制一 ( 數位輸出 ) LED + 基本電學入門 首次開始使用材料包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5 – 10/12 機電互動設計相關作品報告2、Arduino基本操作控制二( 數位輸入 ) 開關元件 + 電腦原理入門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6 – 10/19 機電互動設計相關作品報告3、Arduino基本操作控制三( 類比輸入 ) 可變電阻、光敏元件 + 程式設計入門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7 – 10/26 機電互動設計相關作品報告4、Arduino 程式控制一、馬達、步進馬達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8 – 11/2 Arduino 程式控制二、Servo、繼電器控制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9 – 11/9 期中成果發表
10 – 11/16(全校運動大會) 全校運動大會停課一次 (基本焊接技巧影片教學,預錄好影片給同學們觀看)
11 – 11/23 Arduino 程式控制三、距離感測器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2 – 11/30 Arduino 程式控制四、喇叭控制、MP3音樂控制器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3 – 12/7 Arduino 與 LED七段顯示器、LED矩陣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4 – 12/14 Arduino 與 RGB全彩燈帶控制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5 – 12/21 Arduino 與溫度與濕度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 [當周上課材料包,需自行準備]
16 – 12/28 Arduino 與機電互動裝置整合設計 (期末進度報告1)
17 – 1/4 互動裝置作品設計與創意實作討論 (期末進度報告2)
18 – 1/11 期末總評
分類
Arduino 課程

微電子互動創作 2022

一、授課教師

    • 藝術學院學士班講師:劉士達老師  shihta@mx.nthu.edu.tw
    • 課程FB社團:微電子互動創作2022

二、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 課程目標:

1.培養同學對電子感測器的相關原理認識與使用

2.培養同學操作Arduino相關軟硬體工具

3.培養同學結合Arduino與感測器並搭建出藝術作品雛形

4.培養同學進行互動科技藝術的入門知識

● 課程介紹:

現今科技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電子感測器在藝術作品中的廣泛應用已成趨勢。本課程的目標,期待學生在修習此一課程後,能獨立使用Arduino達到一定水準,並對微電子原理與應用更加熟悉,以利未來藝術創作或互動科技研發的進行。

三、指定用書(Text Books)

超圖解Arduino互動設計入門,趙英傑,2016,旗標出版社。

四、參考書籍(References)

1.Massimo Banzi,”2009 Getting Started with Arduino”,2009,OReilly。 Michael Margolis,”Arduino Cookbook , 2nd Edition”,2011,OReilly。

2.林義翔、劉士達,”建置無線感測網路”,2012,歐萊禮。

五、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個人課堂作業、作品實作。

六、教學進度(Syllabus)

>>>請看eeclass公告<<<

***材料包需自行準備,詳細材料清單請按我***

七、成績考核(Evaluation)

成績分配,詳見eeclass

● 只要是上傳作業到eeclass一律需繳交上傳:

1.PPT (請製作3~10頁的簡要作品報告檔案,包含以下內容。若有上台報告,時間請按照要求控制一下)

2.程式碼(一律用原始碼打包壓縮成zip後上傳,請勿丟word、pdf、其它格式造成助教困擾)

3.作品照片(3~10張,不同角度跟細節,或是接線圖的線路)

4.作品運作影片(上傳到youtube,把連接設定為公開或僅開放知道連結權限,並把影片連結放入報告內)

5.繳交期限一律在繳交日期前一晚23:59系統自動關閉,無法補交或遲交補件,請提早準備。

6.其它要求

● 期中作業說明:需根據個人的作品提案進行,每一位同學需運用所學的感測器與零件,並跟Processing軟體進行簡易的操作互動。期中考方式說明如下:

1. 期中考前2周進行期中考作業準備,包括作品外觀、所需耗材、相關電路、程式碼的紙本。
2. 期中考當天僅能準備作品拆解後的樣貌進入考場,Arduino內部寫入blink範例程式碼,並現場抽籤決定操作電腦,操作電腦僅有Arduino主程式與相關程式庫,無法連網
3. 程式碼需印成紙本攜入考場,可攜帶電路接線圖紙本,相關作品所需之材料需預先準備好帶入,缺少零件或材料不可離開考場或與同學借用。
4. 作業組裝完畢並運作完成請舉手讓助教或老師拍照+錄影後,將作品帶離考場,不可留下材料或任何紙本。
5. 其它未詳盡規範或說明於期中考前一周公告。

期中作品的外觀與整線須簡潔具有美感,所製作的互動作品需編寫1.作品意涵2.作品操作說明3.作品程式碼4.作品互動流程5.作品組裝過程影片等文件報告,繳交日為次一周。

● 期末作業說明: 需進行分組的編排,分組的成員最小1位,最多3位同學,成員數量多的小組必須提出作品製作之分工,根據分工的內容進行期末作品審查。

作品的外觀與整線須簡潔具有美感,所製作的互動作品需編寫1.作品意涵2.作品操作說明3.作品程式碼邏輯圖4.作品程式碼5.作品互動流程6.作品介紹影片7.作品展示成果照片或影片8.作品介紹網頁(一頁式)等文件資料並上傳至課程網站。

八、可連結之網頁位址

https://kenneth.tw/
http://arduino.cc
http://adafruit.com/
http://sparkfun.com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