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06
作者:江恒鎮
作品名稱:距離
作品創作理念:
透過與作品的距離遠近,展現出「接近一個人就好像慢慢的了解一個人,而這之間的好感度就會像是作品中led所顯示的數字一樣」。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透過人與作品的遠近,會讓顯示器的數字增減。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超音波距離感測器 LED矩陣。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因為疫情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是相處關係,也因為步行在自然之中,才會進一步去想到。
No. 06
作者:江恒鎮
作品名稱:距離
作品創作理念:
透過與作品的距離遠近,展現出「接近一個人就好像慢慢的了解一個人,而這之間的好感度就會像是作品中led所顯示的數字一樣」。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透過人與作品的遠近,會讓顯示器的數字增減。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超音波距離感測器 LED矩陣。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因為疫情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是相處關係,也因為步行在自然之中,才會進一步去想到。
No. 03
作者:陳道芸
作品名稱:日出而作,日落不息
作品創作理念:
日月星辰的變換對應不同生活作息的萬物們,表達自然生生不息的感覺。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旋轉可變電阻即變換晝夜(太陽和月亮),對應伺服馬達的旋轉就會換不同的生物出場。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輕質土、木板、電路板、可變電阻、杜邦線、伺服馬達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因為感受到自然生態中每個物種都有偏好的日照或黑夜時間模式,也是剛好現在課堂植物生理課所學,聯想並結合藝術創作表達這樣的自然現象與奧妙。
作者:黃靖捷
創作理念:
忙活了一整天,回到家後,除了休息,就是用手機,人與人的互動漸
漸變少,如果說回到家後,周遭擺飾品能夠與人們進行更多的互動,
是不是在工作閒暇之餘,會有更多的樂趣。透過可愛無俚頭無形象的
外星人與觀者互動,說明科技也是有溫度的。
作者:譚心、鍾宜彣
創作理念:
• 樹的事件簿
九讚頭車站群樹欲遭砍伐,居民齊聚攜手捍衛,卻遭政府撤資,樹與建設在我們生長的土地
上是否能取得平衡?橫山國小旁聳立的老樟樹,長年守護著居民。孩子們在這棵大樹的照應
下,不曾跌倒、受傷,因此老樟樹成為了橫山人敬重的伯公樹。
• 人與樹的關係(不是佛的、不是神的、不是人的)
人們總是因為各種原因,一而再,再而三的砍伐樹木,直到某天,樹被賦予靈魂的寄託、神
聖的意念,人們便敬而畏之,視他們為不可侵犯的存有。但樹代表了誰?成為誰的傳聲筒?
樹就是樹,樹的生命就是樹的生命,不是神的,不是佛的,也不是人的。樹單純地守護大地,
守護我們,而我們也守護著樹。
/ 0936-821-125(g85112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