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12-張舜涵

No. 12

作者:張舜涵

作品名稱:光之印象:湖光山色

作品創作理念:

此作品通過感測光線和陰影的變化,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多變的背景變化,使人們不僅能夠欣賞湖光山色的美麗,還能夠感受到時間和光線的流動。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當使用者走近時,畫面背景中的圓圈顏色會因為光線變化產生深淺的變化。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透過arduino連接光敏電阻並讀取數值,再將數值傳給python,運用matplotlib在畫布上隨機生成random大小的圓形。並將光敏電阻的數值透過公式換算成rgb,顯示出不同的灰階。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由於技術與時間限制,但我最初的設計理念為建立一個空間,讓觀眾能夠穿越不同的自然景觀,感受到光和影對自然的不斷變化。觀眾將能夠探索森林中的陰影、河流的光線、太陽升起和落下的奇觀,以及其他大自然現象。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11-游雅婷

No. 11

作者:游雅婷

作品名稱:矛盾文學獎

作品創作理念:

向神明祈禱的香爐上蓋了一個蹲式馬桶,黑漆漆象徵黑暗、惡的下水道也是可以連接到祝願香火的裊裊輕煙。帶著一點點的善意和溫暖去生活能做什麼呢?不知道,我只知道天使會以任何型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透過距離感側影響LED亮暗的時間和頻率。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金屬(紅銅)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植物向上生長和向下紮根的張力,像輕盈平和向上的輕煙一樣,像決然固執向下的下水道,將生活上的苦難煩惱視作對比色,飛出這章節。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10-陳佳馨

No. 10

作者:陳佳馨

作品名稱:山間小精靈

作品創作理念:

一直想像著山林中有許多小精靈,到了晚上他們會發出微弱的光,四處巡視山林。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原本持續閃爍的小精靈,只要靠近箱子前的兩顆眼睛便會停止閃爍。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陶瓷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結合逃學步道的生態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08-謝奇勛

No. 08

作者:謝奇勛

作品名稱:爆発する男

作品創作理念:

以人猙獰的表情及裸露的大腦作為我作品的外型,原先是設定為放置蚊香的收納容器,因壓力大而導致腦袋冒煙的情境,現加以科技功能達到一定的距離會使燈光亮起,以達到警示的效果。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達到一定的距離,會使內部的燈光亮起。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陶瓷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當人經過時,燈光會亮起,具有指引及帶來照明的功能。

 

分類
機電互動設計學生作品

2023-07-李亞優

No. 07

作者:李亞優

作品名稱:光之森奇遇

作品創作理念:

以小松鼠的探險故事為靈感,探索生態保護和共生的主題。作品旨在引起觀眾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同時強調科技在生態保護中的潛在作用。

作品互動方式/操作方式:

觀眾參觀「光之森奇遇」裝置後,可以透過按鈕控制燈光的開關,模擬幫助小松鼠在森林中找到食物的過程。當觀眾按下按鈕時,裝置中的燈光會亮起,照亮小松鼠向前的光。

作品使用媒材說明:

使用LED燈、按鈕控制系統、石粉黏土、紙箱

作品創作與逃學步道關聯性( 或是受自然生態的啟發 ):

靈感來自自然生態,特別是森林環境,這個作品可以與自然生態中的小動物和它們的求生故事相關聯,呈現生態系統中的互動和依賴。此外,如果這個作品安置在逃學步道或自然保護區附近,它可以提醒參觀者關注這些區域的生態保護,並強調科技如何可以用於促進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