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凱媚
聯繫作者/ kaimei0534@gmail.com
作品名稱/ BEE
作品論述/ 將自己幻化成造物者,以看似渺小卻使人心生恐懼的昆蟲,以及看似脆弱卻有著堅韌生命力的花朵,這個兩元素相結合。昆蟲為了捕食或是自我保護 將自己擬成花朵的樣貌,植物為了增加繁殖率而模仿成昆蟲的型態。希望藉由微電子的運用搭配機械藝術與金屬工藝,創造新的生命體。
互動操作說明/ 使用超音波感測人體的距離, 當距離大於40公分時花朵開合, 偵測到人時花朵靜止不動。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eistudio_official/
分類: 2021-Arduino
作者/ 程馨
作品名稱/ 我不需要唐綺陽來告訴我今日如何
作品論述/
在西方很多國家,長有四片葉子的三葉草代表著幸運。因為四片葉子的三葉草被認為是只有在伊甸園中才有的植物。
在中國,三葉草數目不同會有不同的花語,比如三片代表 希望。 我其實不是個迷信的人,但每天起床還是會看一下line上的星座運勢,而其中的幸運色就好像在給每個人希望,就算今天的整體運勢不佳,要是身上配有幸運色的裝飾,似乎也不會那麼糟了。 這件作品就是單純的想要帶給每個人一點小小的希望,如此而已。
互動操作說明/ 按下盒子中間的按鈕,等待球中的顏色變化,最後出現的顏色即為你今日的幸運色。
作者/ 張鈞祺
作品名稱/ 搗麻糬的機器人
作品論述/ 古人在月圓的時候會搗麻糬,搗麻糬的儀式象徵的是一個團結的過程。我想,為什麼搗麻糬有團結的意義呢?可能是麻糬本身具有黏性,同時搗麻糬需要兩人及兩人以上通力合作的活動。其中一人使用木杵搥打大容器裡的糯米糰,另一人則是翻動糯米糰,搗麻糬是費時也需要有節奏性的工作,搗製的動作就有團結在一起的感覺。有些國家的版本,月兔則是在上面搗麻糬,在台灣民間月兔搗麻糬的傳說也是非常得膾炙人口,有些版本的故事中,兔子因為當時飢荒才會跳到火裡救主人,和現在疫情下的背景有著相似的處境,疫情之下大家需要團結一心,共同努力防疫,度過這次的難關。希望大家看到這個趣味的創作,就能想到大家必須團結才能夠平安度過,如果任意妄為,不控制自己的行為,就可能讓病毒有機可趁,所以我用搗麻糬的機器人做為我的作品主題,用來表達團結面對疫情的意義。
互動操作說明/ 古人搗麻糬,通常會選擇在晚上,因為白天太炎熱了,晚上比較涼爽,這台機器人也一樣,在白天不會動,到了晚上或沒有光線時,才會開始搗麻糬,可以將他放在窗邊,天色漸暗時,它就會開始工作;因為是根據光線去控制,所以在一年當中的每一天,他都會在不同的時間開始運作,這種隨即性我想也是這件作品有趣的地方之一。